悠悠塘河水,犹如一条蜿蜒的玉带贯穿在温瑞平原上,滋润着温瑞平原江南水乡两岸的百姓。温瑞塘河作为温州山水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,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代的温州人。
温瑞塘河航道北起鹿城区小南门码头,南至瑞安市区东门白岩桥码头,途经鹿城区、瓯海区的梧埏、南湖、白象,在丽岙镇的帆游(以前此地开始属于瑞安境界),经仙岩镇的河口塘,进入瑞安境内的罗凤镇的塘口、塘下镇、汀田镇、莘塍镇和上望,长33.35公里,俗称“七铺(古十里为一铺,下同)河路”。河床面宽30—50米,河网水面面积19.5平方公里,流域面积704平方公里,总灌溉面积48.2万亩,河水较稳定。境内干河长20.4公里,流域面积298.7平方公里,干、支河网总长455公里,水面面积4.77平方公里,蓄水量2020万立方米。
温瑞塘河对温州的城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,被温州人亲切地唤作“母亲河”。这条流淌了上千年的河流,从古至今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演变,从繁华到衰退,再从保护到传承,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,今天又将谱写出一出崭新的时代内涵。
近些年来,温州为了提升山水城市内涵所在,提出了倾力构筑塘河“百里文化长廊”,将塘河由北至南划分为不同的景观功能区段,同时形成“塘河八景”。
这塘河八景分别是:“南塘人家”、“梧埏夜游”、“三垟映月”、“白象塔影”“浮岛帆游”、“渔潭暮耕”、“河口新颜”、“穗丰怀古”等。把塘河的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, 使“塘河八景”成为温州区域旅游的新“金名片”。
瓯海区仙岩镇穗丰村地处大罗山脚下,以前属于瑞安管辖范围,如今划归于瓯海区。这里是温瑞塘河的中心地带,素有北通温州南门埠头,南通瑞安东门埠头。是瓯海区的南大门。
瓯海仙岩镇穗丰村的“伯温楼”,这座坐落于温瑞塘河著名景点——穗丰怀古沿线的历史文化建筑,巍峨耸立,气势磅礴,是温州“瓯江山水诗之路”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据说伯温楼是比照黄鹤楼而建,为外五层内九层结构,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,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,楼高58.68米。楼内设有九楼观景平台、八楼西周文物古迹、七楼塘河文化、六楼欧洲文物回归厅、五楼廉政文化教育基地、四楼古戏台、三楼穗丰刘氏历史馆、二楼伯温书屋、一楼刘基展示厅等多个展馆,以时间为“经”,事件、人物为“纬”,利用历史文献、现存文物、图片影像资料等展示手段和元素,多方位展示“刘基文化”。
站在伯温楼的九层观景台上,360度无死角地观看连接温瑞平原的塘河面貌,发现温瑞塘河在这里的水网是四通八达,水系非常丰沛,塘河两岸的江南水乡跃然而出。
这里的讲解员徐建胜告诉我,远方那个三拱桥过来的船只,是瑞安运送西瓜到温州的船只,上世纪60-70年代,塘河的运输是极其繁忙的,穿插在温瑞两地的船只在塘河上交替运行,有时一只小火轮后面挂着十几只的驳船,沿着塘河,一个个码头停靠,水乡两岸的居民走亲访友、商贾贸易和市井买卖,是温瑞沿线集镇居民的“水上巴士”。
随着陆地交通的发展,塘河的水上巴士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,如今除了少数的船只还在塘河上穿梭外,塘河基本上是属于两岸农田的灌溉所需了。
视野里的塘河,还是那么地辽阔,而眼下塘河上的一个个岛屿,是那么地神秘,现在的一个个岛屿都已架桥与陆地联通,很想去前方的那些岛屿一个个地探访,去探究那些鳞次栉比造型各异的屋脊下的古老故事。
而转身,伯温楼上的塘河文化民俗展览馆吸引了我的眼球,在这里,有温州特色的龙船、古亭和拱桥,还有打风车以及古时温州嫁娶物品方桌板凳、能容能纳的圆木家生等。
跟着这里的讲解员,一层一层楼地听讲,从上到下,一一领略布置在这里的展馆,在三楼刘氏历史馆的沙盘前,我们看到刘基的后代遍布浙南的各个村庄。
走出伯温楼,我看到在伯温楼的通行桥边,有小船停靠在岸边,而渔网还悬挂在岸边的栏杆上,据说这个村庄上鱼米之乡。
而伯温楼却建造在水中央。